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54 参战

“飞鸽传书”并非只是草莽、绿林的专用,其实最早的成规模运用还是在军中。

早在汉时,就有饲养信鸽的证据。至前宋,便开始用在战争之中。而且不止在战时使用,在平常的时候也有过用之传发军令。

南宋高宗年间,张浚到前线视察名将曲端的部队,到后,见军营中空无一人,十分诧异,就提出要“点兵”。曲端捧出所率五军的花名册,张浚随便抽点了其中一支。于是,曲端当面开笼放出了一只信鸽,不多时,这支部队就来到了营前。张浚惊愕非常,就说要全军点验,再又放走了五只信鸽,五支部队顷刻而至,而且旌旗飘舞,披甲整齐,纪律严明。

“飞鸽传书”的可靠性由此可见一斑。

方从哲临从益都走时,随身带了几只信鸽。如今既已与朱元璋达成了结盟的协议,当时就把这几只信鸽悉数放出。因为中间要穿越一块被张士诚控制的区域,所以绑在信鸽腿上的密信全都是用的密码文写就。

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请借用了金陵的驿站送信。挑选出了两三个随从,先走金陵的驿站,然后潜行通过敌占区,再转入益都。

这个驿站送信,虽然号称是八百里加急,但其实很多时候是达不成这个速度的,不过日行五百里绰绰有余。

信鸽、驿站两管其下,消息很快被送入了益都。

时当深夜,邓舍才睡下不久,立刻披衣而起,令人请来了洪继勋,又惊又喜地说道:“中涵真奇才也!”

洪继勋倒是没太激动,尽管在闻讯之初也是很惊喜,但经过赶来燕王府的这段距离,情绪已镇定了许多,说道:“若无赵左丞攻陷巨野,吴国公是否会答应出军或许还在两可之间。方从哲只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

“因势利导也是能耐!至少强过因人成事、碌碌无为之辈。”邓舍是真的欢喜,搓着手,在室内转来转去,好一会儿才注意到洪继勋两眼血丝、精神好似有些不振,醒悟过来,说道,“怎么?先生又是一夜未眠?”

“得主公召见时,臣正在处理棣州军报。”

“先生,不是我说你。你这样不行。昨晚上就一夜没睡,熬到现在,……。”邓舍看了看室外的夜色,“又快到四更了,就算你是铁人也撑不住啊!交代过先生多少回,不太重要的事情吩咐给僚属们去做就行了,何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呢?”

“主公昨晚,不也是一夜未睡么?主公尚且勤政如此,臣身为臣子又怎敢偷懒?更何况,现如今棣州、巨野两处战场都正处在关键的时刻,臣即使想睡,也是睡不着的。”

洪继勋和姚好古不同。

姚好古为政,擅长大而化之,只抓主要,余者小事皆放手不管。而洪继勋却是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归其管辖范畴内的,纵“日理万机”,也必然“事事躬亲”。他自比诸葛亮,在这一点上还真是极为相似。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洪继勋天生就是这种谨慎、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的性格,邓舍也拿他没有办法,略略劝了几句,转开话题,先令随从奉上参汤,给其补补精气神,然后说道:“先生提起棣州。又有何军报送来?战事进展如何?”

正如预料,察罕不惜代价地对棣州展开猛攻,果然是为了分散益都的注意力。

从棣州初次失陷算起,至今已过去了三天多。在这三天多的时间里,益都援军联手罗国器的棣州败卒,先后对棣州发动了两次反攻。

第一次反攻顺利得手,但因为城池受到的损害太过严重,不到半天,就又被元军把城抢走。昨天晚上,三批益都援军全部抵达,当即发动起了第二次反攻,一直战至今晨,总算把元军再一次地赶了出去。

“上午,元军整合各营,又发动了一次攻城。我军集结了三千骑兵,从城后绕出,直击其中军大阵。鏖战至下午。元军抵挡不住,全军败走,后撤了三十里。从表面上看,棣州的局势似乎已渐渐稳定了下来。但据情报,大都方面的元军却好像有了些异动。”

“大都方面的元军?”

“正是。”

所谓“大都方面的元军”指的不是察罕所部,而是受蒙元朝廷直辖的军队。虽然说,蒙元朝廷早已“政令难出京城”,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京畿一带还是保持了约有数千人驻军的规模。

“什么异动?”

“好像有朝河间府、也就是棣州方向运动的趋势。”

“噢?”邓舍渐渐收起了笑容,摸了摸颔下的短须,踱步室内,一边思考,一边说道,“大都驻军已可以算是鞑子朝廷能直接控制的仅有武力。这个时候它向棣州运动,分明有配合察罕之势。这察罕帖木儿,……?”

“以臣料来,定是李察罕不知与大都达成了什么协议,也许做出了什么承诺,所以得到了大都相助。”

“会是什么协议?又会是什么承诺?能说动大都出动仅有的军队!”

邓舍若有所思,想了一会儿,下了断言,说道:“定是关系大都生死之事!”抬头看了一眼洪继勋,洪继勋也正好在看他,两人心有灵犀,同声说道:“攻下棣州,打通粮道!好方便张士诚走海路运粮大都。”

“前数日,通政司才有一份大都的情报送来。说因为咱们水师封锁海道、而且陆路不通的原因,所以张士诚今年没有送粮去给大都。现在五月,青黄不接,想来大都城中早已缺粮得很了。即使有陕西、乃至辽西的些许救济,但这些地方现今皆战火连绵,自顾尚且不及,怕也是杯水车薪。”

“……,没了粮,人就慌。需得防大都狗急跳墙!”

海路上虽有海东的水师巡弋,但海面宽阔,刘杨等人不可能把每一寸的水面都看得很严;只要把棣州打下,彻底将河间府一带控制住,陆路通畅,那么即便在海道上会有些损失,至少十停里也能运到大都三四停。

“大都的军马尽管不多,总计数千人而已,可动用的更少。但是棣州的战事实际已处在拉锯状态,一旦有外力加入,即使只是小小的一点,也极有可能会再度产生变化。……,主公,对大都这一面不可不防啊!”

随着战事的发展,邓舍越来越觉得偏离了最初的设想。

他本来只是想借孛罗、察罕内讧之机,把济宁打下。然而,却先有孛罗连横张良弼,奇袭延安,把战火烧入关内,惊动了李思齐;接着又有棣州受袭,益都被迫陷入两线作战;现而今,居然连大都也被牵扯进来了!而且,方从哲出使成功,或许不日内朱元璋的部队也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今时今夜,他忽然隐隐有了一种觉悟。

这已不是小规模的战斗,也不是大规模的战役,甚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最终的北地决战!他喃喃自语:“‘树欲静风不止’。”

洪继勋没有听清楚,问道:“主公,您说什么?”

“仗打到这个程度,……。先生,你觉得李察罕会想些什么?”有句话邓舍没有说出,他心中暗想:“说不得,察罕帖木儿也会觉得战事渐脱离控制。”但他又自问:“若真如此料,我海东可准备好了么?”

……

李察罕想的,和邓舍差不多。

不但邓舍在大都布置的有眼线,他在金陵也布置的也有眼线。

自方从哲去到金陵,每次与朱元璋、乃至金陵群臣的见面他都一清二楚。见面倒也罢了,却就在二次见面后,很明显的金陵就出现了些古怪。

接连不断有征战在外的骁勇悍将回来城里,并且都是风尘仆仆,一看就知赶路很急,有甚至轻骑回城的,连个亲兵都没带多少。才飞鸽传书送回的情报,据说,便在昨天夜间,就连朱元璋麾下的第一悍将常遇春也回来了。一切的迹象表明,金陵将会有一场大行动。

“年后以来,只在正月间的时候,金陵红贼与伪汉陈友谅部在饶州打过几仗,除此之外,金陵一直没有甚么大的战事。无缘无故的,忽然此时开始大规模调将,而且是在见过方从哲后。主公,这里边有玄虚啊!”

说话之人是李惟馨。

察罕帖木儿蹙眉,手执烛台,立在地图前,借助烛光,细细观看,问道:“还有别的古怪么?金陵红贼各部的调防有无变化?”

“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有两处。”

“哪两处?”

“一处是在建德,朱元璋才下军令,命朱文忠筑城守备。一处是在浙东,胡大海提重兵进驻灵溪。”

“建德?灵溪?”

沿着地图轻划,察罕帖木儿分别找到了这两个地方。建德在杭州附近,距离不远。杭州现在张士诚手中。灵溪地处交通要道,可东、可西,向西呼应严州,向东遥控信州。信州,邻近陈友谅的地盘。

——,建德也就是严州。本名建德,被朱元璋打下后,改名严州府。但严州算是“伪名”,故此察罕帖木儿和李惟馨仍旧以“建德”称之。

察罕揣摩良久,沉吟不语。

朱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姊子也”,原为李姓,被朱元璋收为假子,改名“朱文忠”,年十九,便以舍人将亲军,先是“从战”,继而独当一面。在从军的当年,就因战功被授为“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帐前”云云,即为“帐前亲军都指挥司”,乃是朱元璋的心腹精锐,与海东五衙的性质类似。“左副都指挥”,就是“左副都指挥使”,较之“都指挥使”低了半级,等同副万户,但事实上要比副万户的地位高。

安丰的宋政权尽管打的是前宋之旗号,但在军制上,从朝廷到地方都还是受到了蒙元的不小影响。类似“帐前亲军都指挥使司”、“海东五衙”等等的这些名目,都可以从蒙元的编制中找到源头。

——,并且还包括海东的“质子军”,以及金陵的“君子”、“舍人”二卫,其实也就和蒙元的“怯薛”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选用的文、武官子侄充任,昼则侍从,夜则直宿,更番不违。区别只是在分的细致与否。比如金陵的二卫,“君子卫”皆为文官子侄,“舍人卫”则皆为武官子侄,这就是分的比较细;而海东却是不管文、武,子侄一概充入“质子军”。

虽说到今年为止,朱文忠也不过才二十一二岁,但是久经征战,已经是出了名的有勇有谋,“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骁勇冠诸将”、“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兼且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个士卒借了百姓的釜,就因此被砍头。可以说,在朱元璋的军中,面对济济诸将,无论是治军、抑或是战功,他都绝对可以排得入前五位。

胡大海,也是金陵名将之一。

他与朱文忠有不同之处,朱文忠征战之余,颇好学问,曾经师事金华名儒范祖干、胡瀚,通晓经义,也能作诗,而且写的诗“雄骏可观”。

胡大海不然,炸油条的小商贩出身,大字不识一个,不过虽然目不识丁,偏能折节下士,“所至皆访求豪隽”,刘基、宋濂等“四先生”就是他推荐给朱元璋的。并且治军也非常严明。他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战无不胜,可谓朱元璋的得力臂助。

最重要的一点,他和朱文忠一样,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朱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又是义子,自不必多说。

胡大海虽一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二也不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那批人之一,但从一个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朱元璋的忠诚程度。

他有两个儿子,朱元璋在克婺州后,因为缺粮而禁止酿酒,但他其中的一个儿子却“首犯之”,朱元璋大怒,欲行法。当时胡大海征战在外,都事王恺“请勿诛”,以防胡大海叛变。朱元璋说:“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亲手杀了。胡大海知道后,一点儿没反应,战罢归来,依旧恭谨如前。

“朱文忠、胡大海,皆朱元璋的心腹要将。朱元璋将之一个放在建德,增筑城墙;一个放在浙东,监视伪汉。分明是在布置后路,提防张士诚与陈友谅。同时,在见过方从哲后,又接连调将。先生,……,朱元璋之意?”

“莫非是在河南!”

推荐阅读:

甜妻如焰:总裁,请节制 原来科幻不是骗人的 和天道谈恋爱 超凡捉鬼兄弟 一往而深 无限沉沦 别撩人了,娘子 漫威的修仙者 贵府嫡女 经营无限流副本的第一步 尔本佳人 砸烂星球的爱恋 让你上场抗压,你丫搁这乱杀?天榜无欢 炮灰雄虫绑定系统后(虫族) 策马战秦川 梦见废土 英雄联盟之永耀传奇 高山我梦 斗罗之超兽斗罗 我,厉鬼,平平无奇 人在东京,朋友很少 回家过年,我在亲戚窝里杀疯了! 红袖玉卿 最强巅峰狂少宋北 异界神武 张裕孙尚香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放下个人素质,真千金发疯整顿豪门 舒意欢傅司寒 夏至未至 英雄联盟之传奇正盛 99度盛宠:总裁追妻不腿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